欢迎来到河南工业云!
网站首页>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全部发布 政策加码加速产业智能转型

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全部发布 政策加码加速产业智能转型

来源:本站 2017/9/15

工信部日前发布消息称,为细化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,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,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,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“1+X”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。目前,“1+X”规划体系均已发布实施。

国际金融危机后,包括美国、德国、日本在内的诸多“传统”制造业强国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。为充分发挥制造业在“推动贸易增长、提高研发创新水平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”,相关国家战略频频抢占“头条”。如美国的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》、德国的“工业4.0计划”和日本的《制造业白皮书》等。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。

“中国制造2025”集结号吹响

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“三步走”的第一阶段行动纲领,《中国制造2025》自2015年5月发布至今,已经实施近两年时间。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了“1+X”体系,大力推进各项政策分解细化和落地实施。目前,《中国制造2025》已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。

据了解,目前已经发布的11个“X”,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、工业强基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,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,以及新材料、信息产业、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。

不难看出,11个“X”均为相关“指南”。工信部明确表示,11个“X”侧重引导,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编制“1+X”规划体系的目的,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,凝聚行业共识,汇集社会资源,围绕重点、破解难点。在具体实施中更需“合力而为”,要各级政府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、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广泛参与,共同努力。

所谓“谋定而动”,相关体系确立,“中国制造2025”集结号已然吹响。下一步,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《中国制造2025》“1+X”体系的落实,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,以目标为导向,围绕重点任务、重大工程、重点领域梳理凝练一批重点工作,明确时间节点,落实配套政策,与《中国制造2025》实施形成全局统筹、重点推进的工作合力。
地方智能制造“星火燎原”

毫无疑问,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,《中国制造2025》力求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“大而不强”的局面。尤其在各国战略举措转变、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重大调整的外部环境催促,以及国内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双重压力鞭策下,传统层面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,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。智能制造成为两化深度融合“不可替代”的主攻方向。

国内媒体评论称,宏观上来说,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提出,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指示作用,也非常准确地切中了中国未来20年到30年在全球战略地位中的发展路径。但上层建筑落地之后,还需要最基础的产业力量,扎实推进。

目前,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表现卓著,成长为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。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,“实体经济”再次进入地方两会热词榜,“智能制造”广受热捧。广西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、智能制造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;江西提出全年推广智能机械1000台(套)等;湖北提出着力抓好50家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;安徽则提出在集成电路、太阳能光伏、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力。

盘点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地方十三五规划来看,智能制造将成为新的突破口。另有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年底,已有上海、广东、江苏等25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地方实施政策。相比传统的东中西部“老三极”格局,制造业“新三极”格局正加速成型。
突围“初级阶段”问题待解

我国智能制造虽刚刚起步,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“预测报告”显示,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,2020年则有望超过3万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%。

上述“报告”同时指出,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大多仍处在研发阶段,仅有16%的企业进入到应用阶段,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:首先,智能制造标准杂乱,已经成为普及的主要障碍,体系制定亟待提上日程。其次,我国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掌控力较低,对外依存度高,亟待突破。再次,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各地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具体实施中还需各级政府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、金融机构等的广泛参与。

当前,我国内经济仍然处于“三期叠加”的复杂环境中,新旧动能转换得好,经济下行压力就小。“推动传统产业与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工业设计等深度融合,与‘中国制造2025’和‘互联网+’等战略相配合,加强制造业网络化协同,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使传统产业释放新增长动能”的必要性毋庸置疑。但是,规避智能制造中的“创新过剩”意义同样不容忽视。如国内机器人产业,尚无实质突破的情况下,已有无数厂商欲将产值、规模“催大”,这就是一种典型的“创新过剩”。因此,无论创新、创业,还是制造业升级、转型,解决产业发展的“体质”问题永远需要走在最前端。毕竟,制造业不是一波波的浪潮,而是从本质上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“质变”进程。

上一篇: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拉开帷幕 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主攻方向

下一篇:专家:智能制造助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

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网易微博
关于河南工业云联系我们 豫ICP备18040665号
版权所有 河南工业云 ? Copyright 2016 - 2019. gyyhn.com .All Rights Reserved.